「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傳3:7)
靜默︰大槪都知道怎樣行;
言語︰此時此地,要說什麼?福音。
福音先鋒約翰的教導︰(路3:10-14)
眾人問他說:「這樣,我們當做甚麼呢?」
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
又有稅吏來要受洗,問他說:「夫子,我們當做甚麼呢?」
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
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做甚麼呢?」
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
二千年前的說話,今日依然鏗鏘!
今早上網尋找一些基督教與靜觀/Mindfulness的資料,發覺中文的資料比英文少。英文Mindfulness一詞,字義清晰,而我接受將基督教默想與Mindfulness兩者清楚劃分,兩者是不同的!而中文用詞,主要有正念或靜觀,而見於2012年成立基督教靜觀靈修學會(Christian Contemplative Spirituality Institute) 已用靜觀一詞為該學會名稱,該學會以幫助華人信徒認識這歷久彌新的基督教靈修傳統智慧,繼而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靜觀靈修生活」。原來靜觀一詞早已為基督教所用;可惜到今日,靜觀這詞卻成Mindfulness的中譯,是「一套近代獲大量心理學研究支持的心志訓練工具」或「舒壓心理治療」等內容所壟斷。 我感嘆︰教會所遺忘的某些傳統,卻於今日在世俗重現,作治愈心靈之用,並且大有市場。例如︰書寫(抄寫聖言)、填色(不同節期有不同主色)、香薰(香爐香氣)、靜觀(安靜默想)等。教會失去話語權,彩虹原是上主與挪亞立約記號,今日令人想到同志平權運動;又好像曾推動11月11日為夫婦節(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可惜今日多數人認為這日是光棍節、購物節。 ---------------------------------------------- 以下中英文網頁供參考。 ⭐ 基督徒應如何看待靜觀和禪修? Google: 靜觀基督教 ⭐ 「認識新時代運動與宣教」研討日 - 2016.9.10 (聚會重溫) ⭐ 基督徒可以參加正念課程嗎? ⭐ 活動消息:觀照基督:基督教靜觀練習工作坊 ⭐ 基督教靜觀靈修學會(Christian Contemplative Spirituality Institute) Google: mindfulness christianity ⭐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on mindfulness ⭐ Christian Meditation Vs. Mindfulness: Compared ⭐ What is mindfulness and is it biblical? |
多謝FL的回應!
******************************************************* 以下是FL的回應︰ 就我所知,Mindfulness的核心概念是以開放及友善的意願,刻意、不加評價地專注於當下時刻的經驗,進而產生覺察。Mindfulness的推廣者Kabat-Zinn亦稱Mindfulness為「全心全意」Heartfulness (Open-hearted Awareness) ,因為專注和覺察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認知運作而已。身體掃描(Body Scan) 、呼吸覺知(Breath Awareness) 、默觀(Contemplation)、默想(Meditation) 都是Mindfulness的一些操練模式,但皆不等同於Mindfulness。 雖然Mindfulness淵源上與佛教有關,但其核心概念並不屬於任何文化、傳統或信仰系統,它是學習事物的基礎,因此我認為這些概念非專屬佛教所擁有的,基督徒也可發展出一套結合其信仰傳統的Christian Mindfulness,應用於不同的領域,例如宗教的靈性修持,臨床醫療的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 、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及靜觀認知療法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社區精神健康,兒童教育等。 關於你問第一步是專注自己的呼吸?還是專注上主?我認為這視乎我們做Mindfulness的目的。如果我們想讓自己注意上主的臨在,默想(Meditation) 、靈閱(Lectio Divina) 、歸心祈禱(Centering Prayer)…… 都是一些操練方法。而首先專注自己的呼吸也可以幫助我們透過呼吸覺察自己的內心世界,更能夠注意到此時此刻,預備自己進入上述操練方法中,專注於上主的臨在,並讓自己安歇在上主之內。另外,當我們察覺當下自己的呼吸狀態,呼吸也能反映我們內在和外在的世界。 至於「靜觀」一詞成為Mindfulness中譯的問題,這詞應該是早於2012年出現的。反而基督教靜觀靈修學會(Christian Contemplative Spirituality Institute) 將Contemplative譯成「靜觀」,捨棄了比較常用的中譯詞「默觀」,我感覺好奇。不過,無論Contemplative的中譯詞是「靜觀」或「默觀」,既然Mindfulness並不屬於任何文化、傳統或信仰系統,那麼,對Mindfulness有興趣的基督徒其實可以嘗試將信仰結合於Mindfulness的實務中,以豐富Mindfulness的基督宗教內容部份,更新「靜觀」這中譯詞的原有論述。 幾個月前,我參加了一個關於Mindfulness Religion Spirituality的工作坊,見到有佛教徒和基督徒參加。很多基督徒都對Mindfulness與Christianity之間關係的課題感興趣,講員Prof Mark Williams 亦有提到基督教傳統的「守靜」(Silence)。我想:真好啊!基督徒們或許都希望在日常生活(包括Mindfulness實務)的秩序裡多注入「基督教的元素」,讓人帶著注視,以至在每一處發現神。 FL
|
說到與上主的關係,記得溫偉耀在靈修講座提到以下四種關係類比︰(1)主僕關係、(2)父子關係、(3)朋友關係、(4)夫妻關係。因各關係有不同的著重點,引出不同發展的向度,形成不同靈修進路及傳統。單單以上四種類比關係,都需要時間、心機去查考,有所領受,與人分享。
逐項思想︰ (1) 主僕關係︰所強調是忠心,為主作工,上主會賜能力,例子有摩西、約書亞、保羅等。 (2) 父子關係︰兒子承繼父親,要似父親,有一句電視劇對白都能反映這意思︰「佢真係好似佢果個死鬼老豆!」聖經教導我們,要聖潔,因為上主是聖潔的;要完全,因為天父是完全的;要慈悲,因為天父是慈悲。另一樣所要強調的,是一種不能分割的關係,好似耶穌所說大小兒子的比喻,無論大、小兒子做得怎樣不好,父子仍是父子。以賽亞書、主禱文都有直接提醒。 (3) 朋友關係︰耶穌在約翰福音稱門徒為朋友、歷代志稱亞伯拉罕為神的朋友(代下20:7),所強調是對上主的認識。 (4) 夫妻關係︰新郎新婦的比喻、先知多次斥責以色列在宗教上犯姦淫,所強調是對上主的忠貞,對盟約的堅守。 《聖經》並不只上述所提的四種關係類比,有創造者與被造物的關係、原告與被告的關係、審判官與被告的關係、好牧人及羊的關係、園主與葡萄園的關係、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 似上主︰ 利19:2 「你曉諭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 神是聖潔的。 太5:48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路6:36 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 朋友︰ 代下20:7 我們的 神啊,你不是曾在你民以色列人面前驅逐這地的居民,將這地賜給你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永遠為業嗎? 約15:14 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約15:15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聖經閱讀(具 strong number) 👉利19(聖經閱讀_信望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