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星期六

讀經分享︰太14:22-33


 讀經分享︰太14:22-33

先讀一兩次經文,你認為這段經文的要點是什麼?

以下是有關觀察經文的問題,供參考。
1. 這段經文提及什麼時間?
2. 什麼地點?
3. 有那些人物?
4. 發生了什麼事?
5. 場景、人物間有什麼互動(言行)

仔細閱讀經文時,經文那部份吸引著你的注意,令你定睛或思想,又或令你想起更多,又或令你有特別的感覺。


以下是我個人對這段經文的觀察。

14:22-33,是敘事經文,是按時間順序記述事情。
23節提到「晚上」,25節提到「四更天」 (和修版譯為「天快亮的時侯」),所以這段經文按時間可分為三段︰(1)「晚上」前、(2)「晚上」至「四更天」之間及(3)「四更天」。
經文
時間
人物
地點
事件

A
22-23
「晚上」前
耶穌、
門徒、
眾人。

某邊岸
耶穌摧門徒上船。
耶穌叫眾人散開。
耶穌一人上山禱告。

B
23-24
「晚上」至「四更天」

耶穌
山上
只有一人在那裡。
船在海中。

C
25-33
「四更天」
耶穌、
門徒、
彼得
耶穌在海面行走。
門徒錯認耶穌為鬼怪。
耶穌安慰。
彼得與耶穌的互動。
他們上船,船上人都拜耶穌,稱耶穌為神的兒子。


段落AB比較短,段落C佔大部份篇。若段落C為這段經文的重點,則ABC的背景交

以下是就段落C的一些提問,供參考。
1. 在船上的門徒對在海上行走的耶穌前後有何不同?
2. 為何在船上的人會稱耶穌為神的兒子?
3. 彼得的表現前後是否有不同?
4. 彼得身陷危難是因他的信心不足,還是純粹外在的環境?
5. 如果沒有彼得與耶穌的互動記述(28-31),即是由27節跳去32節,你認為是否可以呢?
參平行經文︰可6:45-52;約6:15-21

其他聯想到的問題︰在敬拜時,除宣認外,是否需要外顯的行動?例如經文提到的「拜」(33)